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位于代縣上館鎮(zhèn)東北街村東大街北縣政府后院。據(jù)《代縣志》記載,原為圓果寺內(nèi)建筑,1937年日軍拆毀寺院,僅存磚塔。該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年),初為木結(jié)構(gòu),唐會昌五年(845年)“滅法”時被毀,唐大中元年(847年)、宋元豐三年(1080年)、崇寧元年(1102年)重建,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為磚塔。該塔為喇嘛式磚塔,通高40米,占地面積1876平方米。塔平面呈圓形,磚石砌臺基,底徑20米,高1.5米。臺基上設(shè)束腰基座,刻有仰覆蓮瓣及纏枝花紋。塔身為圓形覆缽,塔剎分為剎座、相輪、傘蓋和寶珠,剎座須彌式,座中心矗立1根鐵質(zhì)剎桿,砌相輪十三層,上置圓形露盤,狀為傘蓋,極頂置寶珠,上下疊置。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責(zé)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