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法律七進”為載體,以全面創(chuàng)新和拓展普法手段、普法方式為抓手,以全面提高群眾法律素質和法治意識為目標,堅持法治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廣泛深入開展普法與依法治理活動。在普法過程中,各級各部門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普法宣傳全過程,通過專題學習培訓、宣傳解讀、理論研究等多種形式,不斷拓寬普法宣傳教育覆蓋面,有力推進了“八五”普法工作的開展。
聚焦重點人群,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加強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我市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活動,切實推動會前學法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開展。市委書記朱曉東帶頭領學習近平法治思想,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交流研討,“關鍵少數(shù)”以上率下,帶動全市學法氛圍的提升,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2024年12月11日,市守法普法協(xié)調小組舉辦了以“全面推進依憲治國”為主題的憲法學習宣傳專題講座,市、縣有關部門負責人、法治工作者、法律顧問等共計800余人參加講座。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積極引導青少年從小養(yǎng)成尊法守法習慣?!鞍宋濉逼辗üぷ鏖_展以來,全市各級政法系統(tǒng)工作人員、法治副校長、普法講師團成員深入各地中小學校,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宣傳、青少年抵制毒品宣傳、預防校園欺凌和法治進校園講座、國家安全法講座、預防電信詐騙講座等系列活動,并贈送法治書籍、宣傳資料。今年6月,全市啟動“法護春苗”專項普法活動,開展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一顆顆法治的種子,將法治教育從“指尖”延伸到“心間”。
加強基層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夯實基層法治基礎。我市將法治元素融入非遺特色產品,研發(fā)法治主題冰箱貼、帆布袋等宣傳品,賦予法治教育“煙火氣”,通過“微場景”普及“大法律”。不斷拓展新媒體宣傳陣地,將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普法微視頻和海報,以“小切口”解鎖民生“幸福密碼”,通過微信平臺“一日三次”定向推送,日均受眾達2000人次以上,實現(xiàn)普法與群眾需求的“雙向奔赴”。一位機關干部坦言:“在手掌間就輕輕松松學了法,效果好、受歡迎?!?/p>
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提升精準普法質效
在開展常規(guī)法治宣傳的同時,組建法治文藝宣傳“輕騎兵”,自編自演普法短劇音樂快板、小品等30多部法治文藝宣傳作品,深入縣、鄉(xiāng)、村開展法治文藝演出,深得群眾喜愛。全市3036個“掃黃打非”基層站點通過舉辦法律講座、組織文藝演出、開展巡查檢查等形式,將法律法規(guī)送到基層群眾身邊。
我市不斷探索普法新路徑,解鎖宣教新模式。全市積極開展“線上”普法,加強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重大、典型案例的明理釋法。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忻說法》新媒體精品欄目開啟“云端”普法新模式,累計推出網絡法治宣傳短視頻43部,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和微博總閱讀量累計超過3900萬人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司法宣傳先進單位”稱號,“忻州中院”被中央政法委評為首屆“四個一百”優(yōu)秀短視頻賬號。2023年至2024年,忻州司法新媒體矩陣連續(xù)兩年被《中國優(yōu)秀“互聯(lián)網+政法服務”平臺綜合影響力評估報告》確定為“中國優(yōu)秀政法新媒體”。
堅持普治并舉,推進依法治理實踐
夯實法治宣傳基礎,打通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我市堅持“誰執(zhí)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原則,注重從政策、機制和制度層面上,推動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門獨唱式”向“全社會合唱式”轉變。市文旅局大力開展“演藝+普法”活動,在開展送戲下鄉(xiāng)活動時,插播法律知識,使法律法規(guī)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人心。市市場監(jiān)管局“送法上門”,將日常監(jiān)管和普法宣傳相結合,充分利用專項檢查、違法案件調查等時機,以“以案釋法”的方式加大對行政相對人的法治宣傳教育。市中級人民法院精心編印《以案釋法典型案例匯編》,向群眾贈送發(fā)放,要求法官在辦案過程中把普法釋法作為職責之一,讓群眾接受最為直觀的普法教育。部分市、縣司法局和稅務局同步舉辦“民法典+文旅康養(yǎng)”專項普法活動,有效增強企業(yè)經營者防范能力和法治意識。建立普法與依法治理聯(lián)系點6個,深化協(xié)同聯(lián)動,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有益實踐。今年以來,市、區(qū)兩級組建普法志愿隊,深入鄉(xiāng)村一線,開展“超市”式普法6場,推動法治服務向基層“最后一公里”延伸。
奏響法治主旋律,譜寫基層治理新篇章。我市高度重視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目前已建成覆蓋城鄉(xiāng)、便捷民眾、設置合理、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陣地體系。市司法局依托紫檀公園和遺山公園,將“法治宣傳融入群眾生活、互動體驗形式趣味多元”的設計理念融入公園每個角落,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以及“寓學法于休閑中”的理念,集休閑、娛樂、健身、普法于一體,讓廣大群眾獲得便捷、直觀的學法載體,零距離接受法治教育和法治文化的熏陶;依托市拘留所建成的市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現(xiàn)場實景法治教育基地;保德、河曲、偏關等縣,打造了集普法宣傳、研學實踐和生態(tài)景觀于一體的法治文化帶,成為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的“黃河法治文化帶”教育陣地,為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保駕護航。(趙麗)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