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主題教育開展得好不好,黨員干部落實得徹不徹底,群眾最有發(fā)言權,也最有評判權。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時指出,“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災區(qū)各級黨組織要把主題教育與災后恢復重建緊密結(jié)合起來,大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用恢復重建成果和人民群眾滿意度來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p>
中國共產(chǎn)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恪守不渝的準則??v觀黨史,不論是干革命,還是搞建設、抓改革,無論是搶險救災還是災后恢復重建,都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開展主題教育,必須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主題教育開展得好不好、實不實,不能自導自演、自說自話、自我評價,既要有組織從理論學習、調(diào)查研究、推動發(fā)展、檢視整改等方面進行評估檢驗,更要請基層干部群眾談真實感受、作客觀評價。第二批主題教育涉及的單位和人員同群眾的聯(lián)系更直接、更緊密,群眾期待解決的問題更具體,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把功夫下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提高主題教育“含金量”。
要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走出辦公室,走到群眾身邊,掌握第一手資料。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扎實開展調(diào)查研究,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只有腳上沾滿“泥土”,才能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進而把對策提實,把民生實事辦實。
要站穩(wěn)人民立場。開門開展主題教育,要讓群眾知情、請群眾參與、受群眾監(jiān)督、由群眾檢驗。“群眾是否滿意”取決于黨員干部對自身問題整改力度和所作所為是否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黨員干部要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對標對表群眾的期盼,始終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上,努力把群眾工作做細做深做活,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用為人民服務的溫度提升群眾滿意度。
要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把情況了解清楚、掌握具體,切實掌握群眾需求層次的多樣性,將工作真正做到群眾心坎上。只有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才能在主題教育中交出一份不負人民的滿意答卷。
為民服務沒有終點,開展主題教育要始終把群眾的所思所急所盼掛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中。對發(fā)現(xiàn)的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特別是針對群眾關注的民生大事,要樹立“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靠得住”的責任感,找出辦法,精準施策,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