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君

五臺山中臺翠巖峰,又名平頂山,海拔2894米,居東、西、南、北四臺的中心,也是四臺的發(fā)脈之祖,臺頂面積也最大?!肚鍥錾街尽吩疲骸皫p巒雄曠,翠靄浮空”。其山勢酷似一頭挺立的雄獅。臺頂寺院名作演教寺,內供孺童文殊。

演教寺
中臺是臺山地區(qū)眾多河流的發(fā)源地。頂上泉水縱橫流出,西北為大華池,東南有玉華池,右有甘露泉,旁有三珠泉?!拔逑l(fā)源,二溪左注清河,三溪右出西臺下,出峨口,入滹沱焉?!薄端?jīng)》云:“峨谷之水,出于中臺”。由于這里四季雨雪,氣候濕潤,所以牧草旺盛,為優(yōu)良的天然高山牧場。周邊村鎮(zhèn)百姓常常驅趕牛、騾、驢、馬來此放牧,并不看管,任其游走。

清涼寺
中臺頂巨石堆積,一色灰白、棱角分明,被稱為龍翻石。傳說是文殊菩薩從東海老龍王那里取來歇龍石,老龍王的五個兒子追到五臺討還,揮舞龍爪,在臺頂上亂翻亂挖形成的。所以,中臺的“龍翻石”很是壯觀。走近龍翻石,看到石縫間蓬草茂盛,石面上苔蘚叢生,翠生生,綠茵茵的,真真翠綠生輝,如蛟龍騰飛,煞是好看,不負“龍翻石”其名。

夏日的中臺頂青綠如黛,碧如翡翠,猶似一堆巨大的祖母綠。游人走累了,躺在細若絲絨、猶若天然地毯的青草上,面向天空,感覺天藍藍的,云柔柔的,風輕輕的,特別清爽。飄動著的白云,千變萬化地追蹤著人們的足跡,還癡癡地纏繞在身前身后,讓人如置身仙境,美妙異常。
站在中臺上,四下遠眺。群峰疊疊,面面相擁,呈現(xiàn)出一幅峰巒回合的奇異景觀。崖谷間布滿蒼松翠柏,影影約約嵐氣在凝聚,在繚繞。翠靄浮空,清麗嫵媚。群嶺萬壑中的松樹在風的引領中,似有濤聲陣陣。正如萬象春在《和詠中臺》贊曰:
群峰面面擁奇觀,朝雨和煙積翠巒。
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
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
云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云端。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