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16萬億元,同比多增2558億元。其中,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2萬億元,同比多增1643億元。而今年1-9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63萬億元,同比多增1.8萬億元。其中,9月份新增4759億元,同比多增2055億元。 數(shù)據(jù)同時顯示,1-9月,個人住房貸款增量在各項貸款增量中的占比為35.7%,發(fā)揮了新增貸款“主力軍”作用。
在貸款規(guī)模不斷增加、銀行依然大量放貸的情況下,很多購房者都想方設法提高杠桿、用盡貸款政策。面對買房者提高杠桿買房的需求,銀行在熱點城市基本上“照單全收”。據(jù)市場機構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500多家各類銀行當中,有近四成提供房貸九折優(yōu)惠。銀行對房貸頗為看好,不僅將其看作是優(yōu)質資產,還表示將繼續(xù)重點支持。
與居民房貸“挑大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實體企業(yè)的融資需求依舊慘淡。7月企業(yè)部門貸款竟減少26億元。
2016年監(jiān)管層提及“抑制資產泡沫”,房地產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與地產泡沫相對應的,是過去幾年中國居民房貸的爆炸式增長。居民房貸緣何激增?其后果有多嚴重?未來還能否高速擴張?
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xù)下行,但居民房貸卻迎來爆發(fā)式增長,月均新增額從2011年的693億元飆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月均3933億元,迭創(chuàng)新高。從房貸余額看,金融危機后美、日均開始回落,只有中國持續(xù)上升,并于2014年超過日本,可謂“超日趕美”;從房貸余額/GDP看,美國和日本在各自地產泡沫破滅后均見頂回落,而中國則持續(xù)上升,目前約25%,已達到日本1990年地產泡沫頂峰時的水平。若按現(xiàn)有速度擴張,則3年內將接近美國當前水平!
從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形勢看,6.7%的GDP增速主要依靠房地產和基建拉動,而信貸資金都涌向居民住房貸款并進一步推升房價??梢哉f,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基本上是依托房地產市場的增長,比如住房銷售面積達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9%;住房銷售總額達4.9億元,同比增長42.1%。而上半年中國住房市場繁榮又完全建立在房價快速上漲的基礎上,住房銷售金額增速遠高于住房銷售面積增速,接近一倍。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建立在很高的金融杠桿基礎之上,不僅推高房價,也把地價推高,把房地產泡沫吹得巨大。大量的流動性在金融市場空轉而不流入實體經濟,使得民營企業(yè)投資迅速下降。如果這種局面不扭轉,房地產市場及金融市場將面臨巨大的風險,中國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也就是說,中國再不能用過度金融杠桿的方式來推高資產價格,以此保證GDP增長;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就得擠出,否則隨時都有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危機。
從風險防控上講,要降低住房市場的風險,讓房子回歸到居住的功能,去除其投資投機的功能,這也是當前抑制房地產泡沫的關鍵所在。這需要政府用住房交易稅、交易所得稅把住房投資與消費嚴格區(qū)分,并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進行嚴控,房貸利率、首付比例、貸款實質性審查等應全面收緊。(趙海均)
(責任編輯: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