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勵志又溫暖的話語曾世世代代觸動并激勵著人們。對于90后來說,有些話從小就被老師和家長咀嚼過千百遍,后來證明并不真實,有的將名人軼事生搬硬套、斷章取義,還有些完全不符合當下的社會情形。于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勇氣、知識以及對世界的體驗,拒絕繼續(xù)被一些雞湯文澆灌,并發(fā)起反擊。
“反雞湯”說出了人心里有卻不敢說出的話
這一代人自信,超能自黑、互黑和自嘲,敢直面人內心的脆弱甚至陰暗,并將其推送到光天化日之下,將藏在內心和外部事件的“負能量”一把扯出來,那股狠勁兒讓讀者不由得打個冷顫。比如:“你若安好,那還了得?你若盛開,蒼蠅自來”。
其能量方向的確與“積極”有些不搭,然而它能如此廣泛流行,皆因它“不服”的姿態(tài):釋放小邪惡,壓抑不再有。騰出心理空間,安放諸多心情,心理能量重回平衡,維護行為如常。
他們在完成自我情緒宣泄的同時,也幫讀者說出了人內心無數次涌動卻沒勇氣說出的話,助人釋放,給人快感。尤其是對60后、70后的人來說,讀起來耳目一新,邊吸涼氣邊佩服。
顯然,這代人心靈的開放度顯著提高,敢于直視“黑色”的情緒體驗,少了許多壓抑式的防御,能發(fā)出自己的真實聲音。
其實,人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魔鬼,嫉妒、絕望、憤怒、憎恨等,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陰影(shadow)”部分,它們的日常日子是被道德規(guī)范等使勁兒壓著,平時少有出頭之日,所以一旦遇到“你若安好,那還了得?你若盛開,蒼蠅自來”,那種被共鳴后的釋放和快感,也是相當令人著迷!
所以,“心靈砒霜”就像酒吧夜店不會消失,因為人們的情緒需要發(fā)泄,而它們是最安全的發(fā)泄地。
文風接地氣
90后駕馭文字自有一套。遠離抽象和文縐縐,直接、通俗,來自日常生活,極富畫面感,清晰又接地氣。如:熟練運用“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可以省下人生80%的時間。
觀點鮮明的“兩截式”句型。前半截為廣泛傳頌的“雞湯”,清風徐徐,后半截話鋒反轉,變成錐子,直戳人心。
那么,“反雞湯”為啥能盛行在這個時期呢?